每年春节,孩子们拿红包压岁钱是保留项目。总有朋友会晒圈拍照感叹,终于,我们从当年收压岁钱的孩子变成了准备红包的叔叔阿姨了。许多家长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烦恼,压岁钱对于小孩子来说,是很大一笔钱,如果管的太严,孩子可能会很抵触,如果不去管,又怕他随随便便就花掉了, 遇到这种情况,应该怎么处理呢?这是个牵绊了无数孩童成长的一个问题,过年期间宝宝收到的压岁钱,应该如何管理,如何帮助孩子理解“钱”的意义?
其实压岁钱和零食的道理是差不多的,一味的压抑只会带来更大的反抗,正所谓,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。虽然事情不至于这么严重,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无比重要的。很小的时候如果“恰当”的满足过,则形成基本的安全感;再大一点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,达成目的。所以“恰当”很重要”。因为小时候金钱上的匮乏感,多多少少都会成为孩子心上,自卑或焦虑的阴影。
儿童心理学发现,孩子的自我控制萌芽于12-18个月之间,在1.5-3周岁之间,给儿童更多延迟满足的任务有助于提升他等待的能力。5—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。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。如果此时进行理财教育,孩子学会安排10元钱的用途,明天给他10万元、10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,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。
也有的家长认为压岁钱并不是孩子应得的,而是要孩子付出相应的代价。所以,父母是有权利管理孩子的压岁钱,再根据孩子的需要,定时定额的给孩子一部分零花钱。当然民法典还有规定,孩子的压岁钱可以自行保管和处理,但花费要跟年龄、智力、家境相匹配,法律的规定并不是让父母对其完全放任不管,而是担起更多的责任。那么关于该话题您还有什么其它意见或建议呢?又或者您还有什么其它值得分享的经历呢?欢迎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