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一些商品针对售卖对象不同搞起男女价格差异。同样价格的盒饭,男生版比女生版分量大?这让人联想到曾在国外闹得轰轰烈烈的“粉红税”事件。稍微了解一点商业原理的,都知道定价高低的决定因素并不是成本,而是供需关系。换句话,一件商品对于它的受众消费者,越有用,越稀缺,则溢价越高,无关乎成本。
很多女性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源于商品提升“社会价值”,典型例子是化妆品和奢侈品。定价来源于认知,不同的认知对于同一商品的定价不同,这是价值观问题。这里可以请大家去试验一下买东西时,关键词后面加个“男”,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。很多商品都存在女款比男款更贵的现象,以致于很多博主在出省钱攻略的时候特别指出,在搜索商品时,在名称后面加一个“男”字,立马就能找到低价商品。有时候男女款的价格看着差不了多少,但是女款质量却更差。又或者比如女生很多衣服或者裤子很少有兜,但是男生的衣服几乎都有很多兜,这是因为女性除了服装上投资之外,还有包当作搭配,如果衣服都有兜了那么包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作用,也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买了,作为潜在的利益链,很多女性的服装上并没有兜的设计。
日常中最直观、最常见的一种粉红税,就是针对女性对某些特定颜色的偏好,让女生花更多的钱买和男生一样的产品。女性想要的并不是“特殊待遇”,而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能被平等对待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报道出,美国将会在之后的条例以及税收相关政策中,逐渐取消粉红税,让男女在购买相同产品时的成本是一样的,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同时,随着女性收入和独立意识的提升,消费的自主权大幅度提升,这也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。未来,会有越来越多面向女性的产品出现,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。当然,这其中也蕴含着非常多的商业机会。可这也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男女平等的结果。那么关于该话题您还有什么其它意见或建议呢?又或者您还有什么其它值得分享的经历呢?欢迎讨论。